坐落于浮山前的青岛大学与青岛相伴相生,立足青岛、融入青岛、服务青岛始终是青大坚定不移的战略选择。

加快内涵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增强服务能力,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地方产业结构升级需求,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大学之用,在于对社会贡献之大”“青岛有多高,青大就要有多高。

青岛大学是青岛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大学服务青岛就是服务世界。”青岛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范跃进这样说。

人物简历

范跃进,年出生,山东冠县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青岛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范跃进为毕业生“拨穗”

兼任中国新兴经济体与全球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高等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会会长。

曾任淄博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济南大学党委书记。

主要研究领域为世界经济。

谈高校聚集:

与高手过招才能成为高手

“标准一降低,满眼都是成绩;标准一提高,满眼都是问题。标准在哪里,发展就在哪里。把短板找准了,才能发现问题,奋起直追。青岛大学提出了两项对标,国际眼光对标美国伯克利大学,国内对标苏州大学。”

“高校的引进对地方高校来说,短期内是压力,长期看是助力。不与大师为伍,永远成不了大师。要敢于跟高手过招,只有在挑战高手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提升自身水平,从而成为高手。”甫一落座,范跃进就直奔主题,谈起近几年青岛高校朋友圈的扩容。

“城市的发展与大学相映生辉,城市的色彩取决于大学的数量和水平。”范跃进说,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全球著名的三大湾区之所以具有健全的创新体系,就在于高等教育系统的发达。

在范跃进看来,与上述三个湾区相似,胶州湾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近年来,青岛着眼城市的长远发展,确定了以胶州湾为核心加快建设海湾型大都市的发展框架。

通过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大力气引进和培育知名高等教育机构,从长远发展来说,此举有利于把青岛打造成为充满活力的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胶州湾也有可能成为第四个全球著名的湾区。

与其惧怕“狼来了”,不如思考如何与大学互相打通资源。范跃进说,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在崂山是邻居,有助于形成共享生态。

目前,三校正在商讨如何打通三方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三校“现在已经在做的是实验室的开放。三所学校各有侧重,容易交叉出新的东西。海大是海洋优势,我们的海藻纤维实际上就是海洋的东西,而海大研发的海洋药物又与医学结合在一起,交叉往往能产生有生命力的东西。”

“把短板找准了,才能发现问题,奋起直追。”年,范跃进来到青岛大学后提出两项对标。

国际眼光对标伯克利大学,它是目前排名最靠前的公立大学,承担着整个加州的公立教育任务。“这所世界名校坐落在旧金山湾,而青岛大学坐落在胶州湾,与旧金山湾在同一纬度,有着相同的城市环境。”

国内对标苏州大学,苏州大学由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苏州医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合并而成,而青岛大学也由四所高校合并而成。

年,当时的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山东纺织工学院和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为新的青岛大学。“这所与青岛大学出身近似的高校在年时,建筑面积、职工人数、科研立项、发表论文等指标与青岛大学基本持平,而年后,它的各项指标已超过青大一倍。”

谈学科建设:

系统科学、纺织科学、特种医学进全国前三

“‘双一流’标志着中国的高等教育将从模仿者走向引领者。中国的高等教育要想成为世界一流,首先要建立一个完备的、层次合理、定位科学的高等教育体系,而不是人人去争世界第一。”

“双一流”建设是长期的发展战略,并非教育资源的重新洗牌。中国的高等教育要想成为世界一流,首先要建立一个完备的、层次合理、定位科学的高等教育体系,而不是人人去争世界第一。“双一流”不是千校一面,每个学校都应该思考在自己所属的层次上如何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青大在全国一级学科排名前十名的学科有三个,张嗣瀛院士领衔的系统科学在全国学科排名位列第四。特种医学在全国学科排名中位列第八。纺织科学这一当年与东华大学、天津大学的纺织科学不分伯仲的学科,如今在全国学科排名中位列第六。

范跃进说,年,青大把纺织科学升级为一级学科博士点,并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把东华大学原来的副校长余建勇院士、青大的老毕业生王玉忠院士请来做双聘院士,引进宁新等知名学者担任首席科学家、客座教授。

三年的时间,成绩突显。夏延致团队与红岛东岚高科共建海藻纤维研发中心,相关产品出口欧美,“海藻纤维制备产业化成套技术及装备”获技术发明一等奖,海藻生物基纤维工程实验室获批成为山东省工程实验室。房宽峻团队申报的“数字化印染关键技术”项目,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资助经费万元……

“经过‘十三五’、‘十四五’的发展,这三个学科一定争取都进入全国前三。”范跃进告诉记者。

目前,青岛大学的临床医学、工程学和化学3个学科已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今年,全球ESI排名榜单青岛大学或将再添两个,病理学和神经行为科学。

“十三五”期间,青大计划推动9个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去年,青岛大学在全球ESI排名名,在国内排78名,若能有9个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青大在全国的排名应该在60名左右。”范跃进说。

谈服务青岛:

组建34个研究院服务对接青岛新旧动能转换

“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并非追求排名,服务地方科技创新、契合社会经济发展才是本真。”

在青岛,谈及与青岛每个家庭、每个市民休戚相关的高校,当属青岛大学。

青岛大学具有悠久的师范教育传统,已逐渐承担起整个青岛市的幼儿园、中小学教育培训体系。

在驻青高校中,青大的医学优势是独一无二的。青岛大学的医学教育也有百年历史。年,青大附院完成门急诊量万人次,位列“医院排行榜”第81位、“中国最具科技影响力的家医院榜单”第77位、“医院影响力排行榜”第52位。

范跃进说,大健康产业是未来的朝阳产业。有经济学家预测,年GDP中将有30万亿元来自大健康产业,青大将努力发挥医学优势,以大健康产业链布局医学学科发展,服务健康青岛建设。

按照“学科群对接大健康产业链”的思路,青岛大学成立了医学部,下设7个学院、11个临床医学院,医院、创新药物研究院、精准医疗研究院等10个研究机构,实现了临床诊疗、医学教育、医学研究的协同创新发展,形成了“优生、颐养、康复、医疗、养老”一体发展的学科链。

在范跃进的邀请下,千人计划专家郑劼、世卫组织营养专家李铎、美国权威肿瘤专家吕志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郑玉新、万茂等一批顶尖专家纷纷加盟青大,而他们也为青岛未来健康产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础。吕志民团队领衔的“肿瘤精准医学的创新研究与应用”项目,入选首批青岛市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计划,获得1亿元资助。

青岛大学还吸引民间资本,与青岛软控集团合作成立青岛维可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医院,与青岛百福集团合作成立了基于成人教育的青大颐养健康学院,与青岛大众平安医疗科技股份医院……

青岛大学与青岛市相伴而生,血脉相连,为对接青岛市新旧动能转换,青岛大学瞄准青岛财富管理、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的发展需求,面向全球吸引高水平科研团队,组建了财富管理研究院、大数据技术与智慧城市研究院、海洋纤维新材料研究院、石墨烯应用技术创新研究院、标准化研究院、能源与环境材料研究院、非织造材料与产业用纺织品创新研究院等34个校直属研究机构,鼓励教师成立学科型公司,就地转化科技成果。经过两年的发展,已取得可喜的成绩。刘敬权教授以专利入股的青岛华高墨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于年1月在新三板成功上市。

董蒨教授与海信合作的3D医学影像与计算机手术辅助系统,成功在“国家‘十二五’科技成就展”亮相展出,催生了海信集团的新兴医疗仪器装备产业。张维忠教授与公交集团合作精准采集大数据,为精准发车、高峰发车提供决策依据,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谈胶州校区

一个学院一栋楼,教师都有独立办公室

“胶州校区将成为区域的知识中心、科技中心、创新中心、文化中心、医疗中心,青大将本着‘打造百年校园,塑造精品工程’的宗旨,全力推进胶州新校区建设。”

胶州新校区占地亩,计划11月奠基开工建设,力争在年底投入使用。“一座好的大学校园应该有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新校区的每一幢楼、每一处景观都应该是相互联系的文化存在。”范跃进表示,青岛大学将本着“打造百年校园,塑造精品工程”的宗旨,全力推进胶州新校区建设。

胶州新校区整体鸟瞰图

目前,青岛大学正在进行校区功能定位和学科布局调整工作,完成布局之后,部分学院将整体搬迁至胶州校区。

新校区建成后,学校将实现一个学院一栋楼、教师人人都有单独办公室的目标,学生宿舍将按照本科、硕士、博士“4-2-1”标准建设,整体办学条件达到国内一流水准。

青岛大学还将在胶州校区配套建设国际化高端医疗机构、附属中小学和幼儿园,使胶州校区成为区域的知识中心、科技中心、创新中心、文化中心、医疗中心,为青岛建设海湾型国际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撑。

对话

办大学不能贸然“跃进”

记者:在您心目中,一流大学是什么样的?青大离一流大学还有多远?

范跃进:大学之大,在大师之众,在学问之大,在大气之大,在胸怀之大,在情怀之大。一流的文化、一流的精神、一流的大师、一流的学术、一流的学生、一流的资源、一流的治理,综合起来才是真正的一所一流大学。

国内高校当中,我比较







































北京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啊
白点医院网络咨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zaoa.com/lhgzz/1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