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统战
“乡音使者,让温州乡音传遍世界!” “乡音使者”评选活动报名征集发出后,各地乡音代表们纷纷报名。他们将在8月25日进行一场PK赛,最终决出10位“乡音使者”(包括个人及团队组合)。 9月16日,乡音使者们将在温州大剧院为参加世界温州人大会的上千名嘉宾献演。演出结束后,乡音使者们还将组成“乡音使者艺术团”,走温州异地商会、海外侨团等进行全球巡演! 碧海蓝天,海天一线,被眼前美景折服的你,不要怀疑!这就是坐落在温州东部的美丽城市,海上花园——洞头。 这里的乡民们傍海而居,靠海为生,孕育了丰富的海洋民俗文化。当地流传广泛的民歌、民谣、民间音乐,无不与海有关。其中,多首渔歌还被载入《洞头县歌谣谚语卷》中。 而这几年,洞头当地的民间音乐团队也逐渐扩大,乡镇民间艺人和群众纷纷参加到民歌演唱队伍中来。你听!此次的“乡音使者”舞台上,就传来一阵海的声音~ 1参选者:“船老大”团队 参选节目:原生态民歌《烤船谣》 ▲《烤船谣》舞蹈 什么?烤船?是直接把船烤了吗?没错,烤船在洞头可不是稀罕事,“木船用火烤”正是海洋民俗“洞头八大巧”之一。 好好的一条船直接用火烧,其实,这是渔民在给船做“美容保养”呢!在洞头,每到歇渔季节,渔民们就会烧掉船底长时间附生的海藻、藤壶,以及滋生的船蛀虫,确保下一个出海时分,渔船能顺利航行。 ▲“木船用火烤”是海洋民俗“洞头八大巧”之一 而《烤船谣》正是一首反映洞头当地“烤船”风貌的民歌。根据历代洞头捕鱼者保养船只的经验,歌谣既融合了海岛渔民对渔业丰收的祈祷和对平安的虔诚祝愿,又体现了海岛独特韵味的人文风情。 仔细看,你会发现舞蹈中有许多跳跃、连续翻腾等大动作。这些舞姿无不展现男子的阳刚之气和渔家汉子的豪放性格,同时,飘舞的丝带刚柔并济地展示出海岛特色。 ▲《烤船谣》舞蹈 “《烤船谣》用洞头方言演绎,反映当地民风民情,大家可以敬请期待!”此次“乡音使者”活动举办,当地长期从事文艺事业的张海军老师欣然参与了,他将和5位民间文艺爱好者一同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演出。 ▲《烤船谣》反映洞头当地民风民情 据介绍,此次参赛的“船老大”民歌团队成立已经8年,参加过不少国家及省、市民歌大赛,获得了许多可喜成绩,在当地的各种活动中崭露头角。 “虽然现在很多当地人不知道《烤船谣》怎么唱,但这首曲子几代相传,具有很深的寓意”,作为一位民间文艺爱好者,团队成员颜厥志老师表示演唱洞头民歌,他感到光荣又自豪。 ▲《烤船谣》表演 2参选者:许永士、陈君萍 参选节目:方言民歌表演《渔歌对唱》 ▲渔歌对唱 既然是海岛,就离不开渔民。下海打渔是洞头乡民们司空见惯的活动,而打渔时分演唱渔歌自然少不了。 作为汉族民歌的一种,我国沿海地区渔民常用当地闽南方言歌唱渔歌。渔民们根据特有、熟悉的形式,用生动风趣的内容,编成歌词,描绘出一个渔家欢乐的劳动生活情景。 ▲《渔歌对唱》表演 自古以来,渔歌纯粹依靠口头传授,代代相传。此次洞头区文化馆推荐参加“乡音使者”比赛的曲目《渔歌对唱》,就是一首当地乡民耳熟能详的作品。 “很多小孩都会唱这首渔歌。它不仅唱出了洞头特色,还唱出了不少打渔知识。”此次参加表演的许永士老师说道。 ▲《渔歌对唱》表演 作为温州市文联文艺家协会会员,许永士老师已经从艺20年,曾多次表演《渔歌对唱》、《乞鸟歌》等节目,获奖众多,被浙江省文化厅授予“群众文艺骨干”称号。 ▲《渔歌对唱》歌词 “鲳鱼出世直头进,螃蟹出世横横走,镏鱼出世啃涂底,乌贼出世倒头撞……歌词里提到的鱼类,你都认识吗?”许永士老师念着歌词介绍起来。 《渔歌对唱》是一首洞头民间艺人根据洞头流传的民间歌谣,进行创作(编曲)的歌曲。歌词以丰富多彩的海洋鱼类故事传说为内容,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表达出海岛人民吉庆丰收时的喜悦,具有鲜明的海岛特色和地域风格。 ▲《渔歌对唱》表演 据介绍,《渔歌对唱》在洞头当地已经流传了上百年。一般在渔家喜庆节日中,青年男女、渔汉、渔姑们以此相互对歌、娱乐。它曾在全国获奖,并收入《优秀民间歌曲集》。 现在,《渔歌对唱》还被很多洞头当地学校选为民歌学习曲目。听着这朗朗上口的歌词,你也跟着哼几句吧~ 8月20日前,各地仍可接受乡音使者报名 下载活动文件及报名表请详见 温州市文化信息网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zaoa.com/lhgtx/2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