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很重要,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

吾岂可出师无名哉~

图片截取自孙红雷主演电视剧《征服》

******缘起******

就叫微藻画吧,

我觉得。

微藻画是一法国艺术生(当年)——

LiaGiraud的创意,

网上可见的新闻、图片有很多,

然后最强大脑剧组很喜欢这个创意,

于是想着做一个此主题的题目。

团队花费了很大心力后,

总算不负一番功夫,

作品成为了那期节目的满分题。

而有幸参与了这个过程,

今天就聊一聊这个项目权凑一篇日推吧。

图片截取自电影《爱宠大机密》

*****先说下原理*****

我们的主角——裸藻,

是一种真核单细胞的藻类,

大概60微米长。

动物学界也称它们眼虫,

因为它们能自主运动具有动物性的一面。

简单来说吧,

它们是一群既能自主运动,

又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生物。

裸藻,获赠于林毅先生

能运动这可是生命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啊,

运动使得生命体能够更快捷的趋利避害,

那么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喜欢什么呢——

适当的阳光,

你看上面那张显微照片里,

橙红色的那个点——

称作眼点(其作用尚未定论),

靠近眼点的近鞭毛基部(此图未显示鞭毛),

有裸藻的光感受器来判断光线的强弱,

加之具备的运动功能,

于是它就能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方向,

以趋向适宜的光线。

那么根据这一特性,

我们用能照射出特殊形状的光来诱导,

它们就会聚集在相应的位置,

呈现出宏观图案咯。

而每一个藻细胞,

就是这幅图的一个像素。

然后,

试验前要确定使用什么藻种来做更好,

因为具有趋光性的微藻还蛮多的,

远不止裸藻一类。

和导师商定了选用藻种的范围后开始测试,

发现还是裸藻的运动最为迅速,

比较适合短期完成任务的要求。

但是它的色泽不太好看,

偏黄一些,

出来的图案没层次感,

于是我又混合添加了些不同绿色的微藻,

效果看起来就好多了。

所以,

这也是我们做的画叫微藻画的原因,

它们是几种不同淡水微藻混合制作的,

不是单一的裸藻,

更不是起初关于LiaGiraud的新闻报道里,

被媒体搞错的海藻。

水塘里野生的裸藻,有显微镜的小伙伴可以捞来玩玩啊~

****正式的测试开始****

我拿喝完的易拉罐瓶,

镂空刻了“金刚经”三字做透光图案,

放在普通日光灯下诱导培养了一夜,

形成的第一幅测试图案,

可惜找不到原图了;

之后正式试验的第一张图就算是下面这张了。

第一幅图

这时的灯光、底片处理都还在摸索,

过程中也见到了剧组工作人员的辛苦。

从一批百十来张的底片中,

挑选出可能合适的片子来做,

根据成功的片子的模样再选择制作底片,

往复循环开来。

一幅正式拍前的片子

过程很繁琐但有趣,

不过不是今天的重点——

重点大概再有几百字就可以开始了。

总之,

可以足足感受到,

最强大脑真不愧有最强道具之称了。

拍摄地隔壁荒废的温室

一些片子

一些片子

一些片子

节目里的呈现

当然,

并不都是还挺好看的,

也有挺艺术的,

完美反映了我们制作过程中的心情。

不禁想起海贼里艺术果实的力量

再然后,

题目要的是视频,

是藻由一盘散沙聚集成型的过程,

但在光诱导下的形成过程,

由于种种原因拍摄不便执行,

还好试验之前导师就想到了,

并给出解决方法——

拍摄成型后的藻在撤去光源后恢复分散状态的过程,

然后倒放就可以了,

就像拈花指的拍摄方式。

来看个成品的视频吧,只有19秒

(没有配音乐,不要以为视频没动,它只是变化的慢)

¥¥¥重点开始了,但是这部分内容没讲清¥¥¥

我的一大性格特点就是见什么爱什么吧,

玩了一段时间裸藻,

除了了解了些它生长过程中的特点外,

对它们群体运动的组织型式起了兴趣。

毕竟起初是学计算机的,

思维方式多少还是受编程模式影响的。

就想肉眼都要看不到的裸藻,

怎么聚集到有光照的区域的形成宏观图案的?

要知道在显微镜下观察,

看到的每个个体都是在做无规则运动,

所谓的像无头苍蝇一样。

设想我们在一片沙漠之中,

不是沿着一个固定方向走,

并随机的转向,

可怎么走出去呢?

群体运动1

你看上面这个废弃素材拍摄到的过程,

里面的藻形成了类似波浪一样的东西运动开去。

是具有简单规律的。

感觉它们或许会像鸟的群体运动方式一样。

比如下面这个网上很火的椋鸟群的运动。

椋鸟上床

我也拍过鸽群,

大体也类似。

椋鸟的集群运动行为受科学家们好久了,

这一群鸟有成千上万,

但它们却几乎从未相撞,

而且整体又表现出这么整齐划一,

尽管看起来它们的群体是那么无规则。

这样的鸟群里并没有领头羊,

它们都只遵循个体的规则,

不管鸟群有多拥挤,

这些鸟只会依照离自己最近的六位成员,

来协调飞行速度和方向。

这种相互作用方式,

足以引导整个鸟群朝着相同的方向飞行。

关于各式各样的生物群体运动型式,

科普作家EdYong写过一篇文章名为:

HowtheScienceofSwarmsCanHelpUsFightCancerandPredicttheFuture

感兴趣的话可以搜来看看。

图片来自EdYong文章

只允许放三个小视频······

还有个显微拍摄的裸藻运动视频放不了了。

但是很明显,

裸藻和很多群体动物的运动模式应该是一样的。

但是由于我们拍摄的是撤去光后散开的过程,

和光诱导下还不太一样。

后来试着用显微镜观察光诱导时裸藻的运动,

但镜头范围太小了,

还不太能说明宏观的问题。

加之精力有限,

也就只好暂时作罢。

或许裸藻也像蚂蚁那样,

靠接触到的不同方向的藻的概率来判断吧,

它们也并没有判断能力,

只是自然的反应罢了。

**来个题目吧**

你能看出间隔一秒的两张照片的不同么?

它们只有80%左右相同的像素点而已呀。

统计相邻两张照片相同像素点的比例

近日新闻:河北工业大学将在雄安新区合作建立分校,年招收首届学生。

打赏还是转发,都是支持呦~

JK_GKN

赞赏

人赞赏

人喜欢

长按向我转账

打赏还是转发,都是支持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河南白癜风医院
国外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zaoa.com/lhgxz/2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