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中药有五味:酸、苦、甘、辛、咸!各有各的功效,其中咸味药具有软坚散结的作用,所以在散结的方子里经常能看到海带、海藻、昆布等海产品,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味药,广大吃货们肯定非常熟悉——牡蛎,但是要注意的是,此处所说牡蛎是指壳,而不是肉。

近代医学泰斗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专门记录了一个病例:有个年轻小伙子,身上长了结节,但是家里穷,吃不起药,张锡纯先生看其身体强壮,就让他在海边捡牡蛎壳,研磨成粉后,随汤饭一起服用,就这么坚持了一个多月,身上的结节就消散了。但是大家看了以后千万不要直接去尝试啊,因为张锡纯先生专门强调过,脾胃虚弱的人万不可尝试,因为牡蛎壳质地坚硬,即使是打成粉也很难消化,最好的办法还是水煎服。

既然牡蛎是味散结高手,那有什么经典的方子吗?别急,还真有——柴胡桂枝干姜汤:

牡蛎、桂枝、干姜、瓜蒌根、柴胡、黄芩、炙甘草。

此方适合虚寒体质的肺结节,如果热邪偏重则不适合使用。我们知道,中医上讲结节大多是痰湿凝聚的产物,聚集在哪里,哪里就长结节,在脖子就是甲状腺结节,在乳腺就是乳腺结节,那在肺部,自然就是肺结节了,因为其病机是一致的,所以结节的治疗原则也是相通的。

回看方子,其中牡蛎可软坚、散结、化痰,《本草纲目》中有记载:“牡蛎化痰软坚,消疝瘕积块,瘿疾结核。”桂枝可补阳气,为肺部的津液输布提供支持,阳气不足,津液输布失常,就容易凝聚成痰,医圣张仲景也常用桂枝温心阳,阳光普照则阴寒之物无所遁形,可见阳气充足,不仅能让津液正常输布,还有助于化痰,把现有的痰湿问化,因为痰本身就是一种阴邪。

中医还讲: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因此解决生痰之源,不让脾胃产生的痰上输入肺同样很重要,此时干姜就能发挥作用,不仅入肺,更重要的是入脾胃,虽然桂枝也能暖胃,但是却不如干姜火力来的直接,给脾胃补充阳气。

再看瓜蒌粉,又叫天花粉,肺与大肠相表里,瓜蒌粉可以从肺向下走到大肠,打开一条路,让痰从肠道排出体外,不仅如此,还能润肺,其最传统的用法就是滋阴润燥,而肺正是喜润恶燥,这样一来,就能让肺处于一个舒适的环境。

另外,肝郁气滞也是结节形成的一大因素,所以加入柴胡疏肝解郁,令郁结之气烟消云散,同时为了防止体内痰湿瘀久化热,方中又配上黄芩清热,可谓未雨绸缪,这也是中医精髓所在。

最后出场的还是我们的和事佬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合奏软坚散结之功!

再次强调,如果体内热邪较重,出现咳黄脓痰、舌红苔黄等情况,此方就不适用了,大家切不可盲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zaoa.com/lhgxz/13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