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的奠基阶段南北朝时期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神农本草经》中收录了中药种,其中食物多达50种,上品中有酸枣、葡萄、大枣、海蛤等22种,中品中有十姜、海藁、败酱、赤小日、黍米、粟米、龙眼、蟹等19种,下品中也有9种食物,并记录了这些食物的功效。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不乏食疗内容,如“猪肤汤”和“当归生姜羊肉汤”都是现在还应用的食疗处力。 在饮食禁忌方面,《伤寒杂病论》也论述颇详,如“猪肉落水浮者,食”,“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等,认为掌握饮食五昧的宜忌对健康和防病都十分重 晋南北朝时期,曾有《食经》等书.系统地阐述了食疗的功效。《隋书.经籍志》中记载 与饮食养生有关的书不下40余种,这些书虽已失传,但对食疗的发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 用。 晋代葛洪著的《肘后方》,最先记载用海藻酒治癭病,用猪胰治消渴病,以鲤鱼为主治疔身面肿满、肚大腹水病,用豆豉炖羊肉或猪蹄与大葱共煮治伤寒时气温病、毒热攻手足、疼捕赤肿欲脱等,并记述了饮食卫生与禁忌,治热风头面痒风疹如癀忌用鲤鱼、生葱、猪肉等。 梁代陶弘最在《神农木草经集注》中记载了食物防治疾病的重要性,在分类上首创把果、菜、米等食物与草木、玉石并列,这种分类法对后世食疗本草和中医食疗学的形成影响巨大。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zaoa.com/lhgjj/12884.html
- 上一篇文章: 生活中哪些食物是热性寒性,如何吃对才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