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娘子找许仙之十八反和十九畏
上周,特大暴雨袭击津城,朋友圈里都开始盛行找许仙。找到了许仙相公,白娘子白素贞就会停止水淹津城。 这一典故出自八零后的儿时记忆《新白娘子传奇》。这部神剧中的歌曲也是首首经典的,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听一听第一集中许仙和师傅王员外的经典对唱吧。 歌词是这样的 许仙:硫黄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是它对头人。水银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呀生就烈火性呀烈火性,最忌呀牵牛一路行呀一路行。丁香丁香莫与郁金见,这药性不同要小心呀要小心啊~ 王员外:药性不同要小心,用对了嘛可以救性命,用错了那可要了命。用对了嘛,可以救性命,用错了那可就要了命行!行!行! 许仙相公进入庆余堂拜王员外为师,学习中医药性,这一段对唱就出于中医药传统的十九畏歌诀了。 中药配伍的“十八反、十九畏”是中医临床用药的配伍禁忌,其在历史上形成己久,一直为绳医者之法。如第六版《中药学》教材中即言:目前医学界共同认可的配伍禁忌,有十八反和十九畏。 这些十八反和十九畏中的药对自古被医家认为对人体具有增毒或减效的不良作用,因此视为用药禁忌。 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严令“勿用相恶、相反者。”的记载,表明相反的药对自古就属于配伍禁忌。 然而,历代医家对此并非是一概秉信的。相反、相畏药物的配伍应用,历代医方记载中屡见不鲜。南朝陶弘景有云:今检旧方用药,亦有相恶、相反者,服之不乃为忤。 调查发现,这十八反、十九畏配伍在当代的临床应用就更是越来越普遍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神奇而又颇具争议的十八反、十九畏药对与歌诀的来历和应用吧。 十八反歌诀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具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八反配伍 乌头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芨 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 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历史流传的十八反其实是十九种中药) 在这里: 乌头包含中药川乌(乌头)、草乌(北乌头)和附子(乌头子根)。 瓜蒌包含中药全瓜蒌(瓜蒌全体)、瓜蒌皮(瓜蒌果皮)、瓜蒌仁(瓜蒌种子)和天花粉(瓜蒌根)。 贝母包含川贝和浙贝。 沙参包含南沙参和北沙参。 “相反”的说法起源于《神农本草经》的药物配伍“七情”理论(药物的七情配伍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杀、相畏、相恶和相反)。 最早有关相反的药物记载出于梁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其序列中分列了相反的诸药。 十八反歌诀的版本很多,南宋《儒门事亲·卷十四治法心要·十八反》的版本韵脚朗朗上口,易读易记,流传、派衍最广,对后世的影响相当大。今天盛行的十八反歌即是此版本。 历代本草对相反药物的记载亦不止这十九种,如《本草品汇精要》载有相反药物25种,《药鉴》中26种,《本草纲目》中36种,《本草蒙荃》中22种。 但无论诸家方书列举的相反药物如何增加、变化,却仍旧按惯例沿用十八反的名称。 由此可见,“十八反”已经不再限于原有的含义,而成为了中药配伍禁忌的代名词。 十九畏歌诀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槛炙焯莫相依。 十九畏配伍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十九畏歌决是在明朝洪武年间的《医经小学》中才首次出现的,比“十八反”的出现晚了几个朝代。 此十九畏与《本经》中“七情”中的相畏(指药物毒性或副作用被另一种药物消减的配伍作用)是不可等同的。 《本经》中的相畏是可以应用的配伍关系,而十九畏与十八反是同属于配伍禁忌的! 在现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十八反和十九畏药对的配伍禁忌可能有以下的原因。 首先,十八反和十九畏的药对多药性相反。 如:十九畏中川乌和草乌属热性药物,犀角是咸寒之品。巴豆,辛,热,有大毒,而牵牛性寒,有毒等。 药对间的性味相反,功效互相抵消,还会产生毒副作用。 其次,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药对配伍多产生毒性。如:半夏本身具有毒性,在与乌头配伍应用后,可产生麻痹中枢神经以及末梢神经的副作用’同样的原因。当乌头与贝母配伍时,也可产生麻痹中枢神经的作用,并且使贝母中含有的贝母碱成分产生抑制呼吸的毒副作用。 其实,历史上应用“十八反”和“十九畏”名方甚多。 如:医圣张仲景的甘遂半夏汤(甘遂、甘草同用)、“赤丸”(乌头与半夏同用)。 药王孙思邈所著《千金方》和《千金要方》中,用反药的处方达数十个。 《张氏医通》中曰:古方疗月闭,四物汤加人参五灵脂,畏而不畏也。宋代官方颁布推行的《局方》中,润体丸、乌犀丸二方皆川乌与半夏同用。 明代《普济方》中更是收载了个反药方剂。 当代老中医李可创制的“三畏汤”由肉桂、赤石脂;公丁香、郁金;人参、灵脂三对畏药组成。他总结说:“余使用本方42年,平均日用3次以上,则已达4万次以上,未见相畏相害,且有相得益彰之效。对难症痼疾,一经投用,便入佳境。” 同样,当代名医姜春华也是善于同用人参五灵脂治肝脾肿大的高手。 “疯和尚”发表的网文中以“十八反”、“十九畏”访问国医大师朱良春,朱良春老先生的说法可为人称道。 1.我从来都是有斯症用斯药,当用则用,不受“十八反”和“十九畏”之类成说的约束。 临床60年,海藻甘草同用治颈淋巴结核、单纯性及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肿瘤。 人参(党参)与五灵脂同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海藻、甘遂与甘草同用治疗胸水、渗出性胸膜炎。 皆效果甚佳而未见任何毒副作用。 2.十八反之说,本身就有很多可商之处。 如人参、苦参、丹参、沙参等反藜芦,四种药虽皆以参为名,而众所周知,其功能性味主治各异,岂有一沾上参之名便皆反藜芦之理? 海藻与昆布性味主治皆相同,常常二者同用,为何甘草只反海藻不反昆布? 3.若拘于十八反之说,一方面,许多古人包括张仲景名方都得不到运用,势必使许多古人的好经验被废弃不用。 另一方面,中药配伍中很可能存在真正相反的药,绝对不能配合使用,误用后会有中毒、死亡危险的中药。十八反反而会使人们对这些可能存在的真正相反的药物的进一步认识和探索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对于“十八反”和“十九畏”之说,我们应甄别取舍。不可一概盲目相信,但在应用时也需有切实的根据和经验才可! 喜欢在这里和小妞一起说岐黄,长知识的朋友们记得长按下面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zaoa.com/lhgzz/9232.html
- 上一篇文章: 冷知识,世界上最常见的两个谎言80出自
- 下一篇文章: 当你老了谈老年人营养1